网站首页 > 体育快报> 文章内容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17-11-19 21:34:5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当前Fintech时代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多不是技术存在的挑战,中小商业银行其实是夹在市场的竞争,包括外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竞争,以及大银行的挤压。”华夏银行(600015,股吧)行长张建华近期在新金融联盟与金融城在举办的“Fintech时代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表示,面对挑战,中小银行首先要懂得借力,应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和很多机构合作。

  近年随着外部复杂性的加剧、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消费者数字化需求的增加以及新技术的迭代更新,国内大中型银行纷纷开始试水数字化新模式。当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相继与京东、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之时,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与小米、搜狐也签署合作协议,冀图做大做强互联网金融;光大、平安、兴业、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科技子公司光大云付、平安科技、兴业数金、招银云创等互联网金融技术已取得一定成就。

  “对金融机构而言,大部分金融结构是很难自己研发,以及成立科技子公司的,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有必要或有能力去做科技子公司,所以借助其他的科技公司案例比较常见。” 光大云付副董事长兼总裁夏令武向经济观察网称。

  除上述两类业务模式外,国外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即通过风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麦肯锡对全球100家领先银行的调研结果显示:52%的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有合作关系,37%的银行采用风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

  然而,对于国内中小银行而言,可能既难以与BATJ展开合作,又没能力开设科技子公司,且没资质(投贷联动)、资金及能力通过风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

  中小商业银行和大银行比,客户规模、服务手段、方式、品牌、技术储备等方面都远远落后。张建华认为,技术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由于银行对信息科技的影响依赖度过高,客户基数大,现在很多银行金融机构在技术方面选择跟随战略,因此,很少有银行、金融机构把市场上最新出现的技术马上融入银行。

  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信贷需求紧缩;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赖以的息差逐渐收窄,经营日益严峻。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对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而言,挖掘潜在增长机会迫在眉睫。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各个细分领域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

  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时代,只有重视客户体验所关联的场景和生态,且有意愿和能力去构建,最终才可能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不被市场挤出。

  当大中型银行已经历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和移动银行后,正全面步入4.0数字化时代,但中小型银行却远未能跟上步伐。

  “生态化和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技术,已经对银行的支付、征信、风险技术、理财和客户获取等核心领域产生极大冲击,互联网技术创造了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也推动着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银行不加快技术转型就会被未来淘汰。”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王燕称。

  实际上,当前BATJ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冲击的是银行的零售业务,尤其是支付、消费金融、理财等领域,而零售银行在获取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平衡对公业务和金融同业业务风险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传统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度的变革。当下和未来的五年,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零售业务将迎来新的增长点,尤其是线上零售业务,可能是未来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当前,大中型银行正致力建立客户获取和客户管理体系,以直击痛点的产品和服务、高效的运营体系、大数据能力及渠道等提高用户体验。

  但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当前银行零售业务的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传统技术下的零售客户风险管控成本、效率都难以应对,而技术体系开发则要求银行大量投入。

  作为现下最热门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驱动力,正改变金融行业的运营模式,极大地优化用户体验,并提高服务效率,这与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形成互补。

  不过,不同体量的银行,对于金融科技在零售银行领域的应用,有不同的模式,或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如工农中建等银行与京东、百度、腾讯、阿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通过用风投或私募的形式布局金融科技,如国开行通过国开金融投资开鑫贷;或直接开设科技子公司探索“金融+互联网”新业态,如光大集团之于光大云付、平安集团之于平安科技、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之于兴业数金,乃至即将在今年开业的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之于百信银行。

  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人人贷以及其所属集团人人友信。其以P2P业务起家,专注于个人信贷长达7年,算是互联网金融早期成名的代表。从人人友信与银行机构合作的实践经验看,其利用自身金融科技的优势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在获客、风险管控和技术体系开发这三方面帮助银行应对零售转型挑战。

  首先是获客上的互补。当前零售业务的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从线下获客看,在某个区域设置密集的网点或是在全国布局广泛的网点,都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资源的投入;从线上获客看,现在已慢慢临近移动互联网红利终结的时间点,目前线上单个用户的获客成本已达到千元的量级,而很多中小银行在互联网端的获客经验相对缺乏。

  人人友信这类互联网金融公司,早期成立时便建立起一整套的线上+线下的资产获客渠道,通过人人贷线上对接借款人和出借人,以及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友信,借助其在全国铺设的近300店来获取大量优质借款客户,并提供风险核实。在与国内多家银行机构开展的助贷业务中,人人友信为合作的银行机构做客户推荐以及相应风险的初步筛选,银行负责最终的风险把控和后续放贷。这一助贷模式直切中小银行业务痛点,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金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式。

  其次是风险管控的合作。个人客户的风险模型需要经过大量数据样本训练,之后才能够较好地进行风险评估。鉴于这些数据的积累需要时间和成本,服务于个人客户的机构在成立初期基本都处在烧钱探索业务模式的阶段,利润走势曲线呈J型图。在经历几个风险周期后模型才会相对成熟,之后才会慢慢突破水面开始盈利。而很多中小地方性银行往往缺乏足够的个人金融数据,在风险模型上也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类似于人人贷这样的P2P平台,有很强的个人风险管理能力,其产品经历过数个完整的风险周期,能够对合作的银行机构形成很好的风控能力补充。截至2016年末,人人贷已成功撮合了超过50万笔个人借款交易,共计管理近200亿的资产。

  最后是技术体系开发协作。目前个人客户使用APP往往会要求快速响应和实现极致体验,而在银行体系内开发一套兼顾风控和响应速度的系统,资源投入和时间成本要求都会很高。通过与成熟的互金企业合作,银行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投入。除获客与风控,也可以提供包括在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智能投顾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对于银行而言,首先可以获取大量授薪活跃客户,利于开展交叉销售;第二,通过助贷式合作,银行在无须试错成本的情况下积累数据并构建完善零售风控模型;第三,通过与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银行可以获取稳定的资金收益;第四,银行会获得来自合作方的技术风险管控等支持服务。

  “银行与互联网机构的合作,不仅共建新金融的生态系统,更促进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快速、稳健发展。”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称。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