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汽车信息> 文章内容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六大“爆冷”事件

※发布时间:2017-10-27 22:10:0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5年即将过去,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式发展,中国车市也在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变化。在过去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第一车市通过对事件的突发性、力度以及对行业影响程度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考量,特评出了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六大事件,以餮读者。

  事件概述:近两年来的汽车央企反腐工作在2015年3月份达到了,3月15日,监察部网站发布通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徐建一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短短三十余字却了汽车圈,徐建一也正式成为首位因问题“落马”的车企一把手。

  徐建一之前,一汽集团虽被多次爆出领导层存在问题(包括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安德武、一汽-大众原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一汽-大众奥迪前销售事业部公关总监卢敏捷等先后被带走调查),但关注的焦点却在东风汽车。2014年11月,中央第十三巡视组专项巡视小组进驻东风集团,此后仅仅月余时间,便有55人被公开通报处理。其中包括动风汽车公司原总经理助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党委任勇。

  如果事态发展至此,也只是感叹一汽、东风两大汽车集团内部的之深、参与者之众,职位之高。但随后的剧情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在相关部门的参与下,一汽、东风进行了“掌门人”大换防。5月,正式任命原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徐平执掌一汽,曾主政过一汽集团的竺延风入主东风,任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持续多时的一汽、东风案暂告一段。

  汽车企业高管中,职业经理人的变动十分频繁,但企业“一把手”却不会轻易易主,而两个互为竞争对手的企业“一把手”换防的事情更是鲜有发生。所以,此次一汽与东风换帅一度被渲染成了两家企业兼并重组的信号,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反腐之后的企业“一把手”变动,其目的想来很纯粹,维稳,给企业内部员工吃颗定心丸,重新梳理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另外,也是要出加强企业内部整风运动的信号,最大程度上解除高层之间的裙带关系,杜绝更多滋生的可能。

  “欢迎大家来一汽看我,我永远都是东风人。”这是徐平的离别发言,以此不难看出其内心对自己一直以来躬耕之地的不舍;另一边,已经贵为省委副的竺延风重回车企,但回的不是自己熟悉且有群众基础的一汽,甚至不再是省,而是相隔万里的湖北省。时隔八年,在一个全新的下重掌车企“一把手”之职,相信心底也要犯嘀咕。

  不过,身在,惟命是从,个人的心态问题都是小事,只能自己调整。更重要的问题是,两位能否扭转局面,顺利完事过渡,将两大汽车央企拉回正途?徐平和竺延风都是汽车行业中的元老级人物,个人能力自不用过多赘述,在此前的工作中也均功绩卓著,但履新后的两个人却仍要经历多重。被反腐打破的原有企业利益链条要如何重构,如何新建企业秩序等,是摆在两位上任新官面前的题。

  可以肯定,东风和一汽都将迎来一个变革期,相对稳定的合资业务料来不会受到太大波及,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发管控即可。变革的重头戏仍是如何做大、做强自主品牌,这也将直接决定此次领导人换防战略的最终成败。

  事件概述:今年4月份,汽车市场的价格变化让大家有些措手不及。首先拿价格开刀的是第一季度的销售冠军上海大众,4月5日,上海大众宣布对多个车型降价促销,此后数天内,长安福特一汽大众等多家重量级车企陆续跟进,很快便席卷了几乎所有一线日,上汽乘用车宣布下调荣威、名爵两大品牌车型价格,成为首家跟进的自主品牌企业。此后,在市场压力下,更多的自主品牌也被动跟进。

  从降价的方式看,最初降价的车型多是老款、滞销车型,一些新车、热门车型不在降价之列。但之后,随着更多品牌的加入,逐渐形成市场乱战,降价也逐步延伸到了全系车型。

  之所以把车企降价排在爆冷事件第二位,不仅仅是因为此轮降价是由车企宣布的,且参与其中的企业几乎囊括了所有一线品牌,更“冷”的是,如此大规模的降价,终端消费者却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买车优惠。

  紧跟国内经济走势,中国车市也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但其庞大的“体量”仍在,仍吸引着国内外车企加速在华布局。车市增速明显放缓,多数车企却仍在大规模扩产能,市场供需矛盾变得愈发尖锐,如何消化产能成为各家车企共同面临的难题。

  一般情况下,车企为完成销量目标,向经销商“压库”是消化产能的一种常规手段,但在市场下行的大背景下,经销商日子本就难熬,库存水平长期处于警戒线以上,经销商面临的危机更重。此时经销商为走量,下调车型售价是不二。“与其让经销商自发且无序的降价,不如车企直接调低售价,这样还更容易管理。”有整车企业相关负责人曾如是说。

  所以,此一轮车企下调售价看似规模不小,却并未让终端市场尝到多大甜头。事实是,车企降低的价格经销商早已自发调整过,其并没有跟随车企官降再次下调售价。尽管车企降价被炒的火热,终端市场上各车型的实际售价却变化不大,其更大的作用反而是在市场不振时,整车企业为经销商减压,承担起了价格下调部分的损失。因此,对于多数消费者而言,这轮车企降价实则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落到实处。

  销量数据显示,2015年3月,大众乘用车品牌在华销量为236,800辆汽车,较之去年同期的245,000辆下降3.3%;4月份,大众品牌在华销售实现221,000辆,同比下跌7.4%。5月,大众乘用车品牌向消费者交付了221,400辆汽车,而去年同期交付销量为240,900辆,同比下降8.1%。其中,一汽-大众是拉低销量的最大祸首,以5月份为例,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5月在华销量为83,480辆,同比下跌26.6%;1至5月,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累计销量491,948辆,去年同期为549,902辆,同比下降10.5%。

  连续经历了DSG、速腾断轴等事件后,大众汽车多年来在国中树立起的高品质形象逐渐坍塌,国内消费者的满意度降至历史冰点,而较之质量隐患本身,更令广大消费者和业界愤懑的是大众汽车在处理一系列质量问题时不负责任的态度。

  简单回忆一下,如DSG和速腾断轴这类大规模质量隐患的处理过程中,大众汽车方面的中心思想就是能隐瞒就隐瞒,即便被后,处理问题的套也基本保持一致:初期死不认账、中期推卸责任、后期消极处理。所以即便现在,因处理不当,DSG和速腾断轴的余波仍难言彻底平息。

  以上是已经被质监部门强制其处理的问题,另外包括迈腾正时链条故障在内,一些已经大面积引起的的质量隐患仍被着,有业内专家甚至指出,迈腾正时链条问题之于大众品牌将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集中爆发,对大众品牌的打击很可能将是致命的。

  逐渐成熟的国内市场上,消费者愈发,早就过了随便扔一款车进来就等着数钱的时期,车企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向更多的拼质量、拼服务,在这方面,其他品牌与大众之间的差距本就没有想象中的大。

  大众目前的优势是其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积累了不错的政企关系,而且建立起了完善的产品和渠道覆盖,在市场繁荣时,以上优势可以其态度方面的问题,但随着中国车市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大众在华将被抽丝剥茧,其不转变对国内消费者的态度,后续困境还将进一步加深。此一点对其他品牌车企同样受用,在醉心于市场扩张的同时也必须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而这也将直接决定其未来成败。

  2015年3月10日,百度CEO李彦宏透露百度一直在研发智能汽车,而且有望今年推出。3月23日,腾讯宣布与富士康、和谐汽车签订“互联网智能电动车”合作协议;3月23日,乐视网宣布联手北汽打造新能源汽车。4月22日,阿里巴巴汽车事业部在上海首次公开亮相。

  6月,蔚来汽车进入大众视野(此信息最早也是由盖世汽车网率先报道),该项目由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易车网牵头,股东还有京东、腾讯、高瓴资本等,而该项目也被看做是当下架构和经营思比较清晰的一个。

  如果问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上被提到最多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互联网汽车”,而参与到互联网汽车项目的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跨界而来,要在这一全新领域分一杯羹。

  做IT的要来造车,乍听之下之下不太靠谱,但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巨头的强势介(luan)入(ru),互联网公司造车反而成为潮流,当下业界讨论的重点已经不是互联网公司能不能造车,而是要造什么样的车。

  追根溯源,国内车企中根正苗红的又有几家?比亚迪吉利等均是从其他行业切入进来的。即便是当前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丰田汽车,一开始不也是生产纺织机械的吗?因此,对于新力量进军汽车业,只能理解为资本看到了在汽车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会,或者现有的汽车生产商在新的机会面前并不有核心优势。

  智能与互联成为汽车行业新的竞争焦点,为互联网公司跨界造车提供了可能和契机。不过,也有部分互联网企业被指目的不纯,是要借新机会博资本市场的眼球。

  目前看来,对这一轮互联网公司进军汽车业应多抱以宽容的姿态,但热闹背后的发展壁垒也不少。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是定语,汽车仍是主体,要造车首先要有生产资质,而后续技术、资本方面的投入更是天文数字,互联网公司在真正踏入造车这滩“混水”之前,必须要掂量好自己的斤两,否则一番之后却换来梦一场,影响企业后续发展。

  事件概述:2015年年初,有消息爆料称,2015年上汽集团旗下部分以“上海”二字开头命名的上汽系合资公司,都将更名为“上汽某某公司”。在经历大半年的传闻后,上汽集团旗下两大合资公司更名的消息终于有了进展定。6月12日,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其名称的变更通知函称:“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子/分公司将对其公司名称进行变更”,而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新名称的启用日期为2015年7月1日。

  而据上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上海大众的更名也在进一步的调研中。不过,也有报道称,大众汽车向上汽出示了一份单方面做的市场调研,调研显示,有消费者认为由上海大众更名为上汽大众,企业品牌形象会被拉低。另外,更名的过程不仅涉及商标等一系列工商注册问题,还涉及几百家4S店的工商注册以及门面标志等,大众汽车以更名成本消耗过巨持反对意见,因此,上海大众更名一事被指或将搁浅。

  点评:突然要为叫了30年的合资公司更名,上汽此举意图很明显:在合资公司中凸显自己的地位,让旗下合资公司更有归属感。

  合资30余年来,对中方企业而言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话语权之争,由“上海”到“上汽”,一字之差,却可将中方企业在合资公司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明确,同时,此需求的提出也反应出中方对利用合资公司的市场影响力,提升母公司整体品牌价值的渴望。

  为合资公司更名被业内人士解读为董事长陈虹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重拳出击旨在提升上汽集团的形象和市场价值。从经济板块反馈的信息看,一字之变将为上汽集团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带来重大利好,投资者的思维中会更容易将上汽自主板块与合资业务联系起来,对上汽在资本市场表现将是一大提振。

  7月1日,上汽通用已经如愿出现在各大的宣传版面上,叫了18年的上海通用正式成为历史,但已经合资31年的上海大众却并未有进一步消息传出,很显然,大众汽车方面并不太热衷于为合资公司更名。

  原因也很容易推断,更名上汽大众不仅不利于与地方开展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的印象中将合资业务与上汽自主业务更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对上汽而言可能是好事,但对大众汽车而言则很可能是一剂市场毒药,将现阶段在华发展本不顺遂的大众汽车进一步拖入低谷。

  另外,国内的经济体制下,合资公司一旦更名,将涉及到一系列的工商注册事项,而合订和公证等事无巨细也均要重走程序,对上海大众这中规模的企业而言,其中牵涉的利益博弈可想而知。不过,也有业界专家指出,更名所涉及的一系列手续可能会很复杂,但这些都是技术问题不会牵涉到企业的本质,具体更名与否,还要看上汽集团的决心。

  与青年工人一起陷入困境的还有青年车主,近日,多位车主通过各种渠道求助,因青年经销商普遍退网,车辆无法得到正常的质保和维修。据了解,目前包括、上海等多城市在内的青年4S店均已退网或名存实亡,不再销售新车。

  点评:自主车企的转型都会经历成长的阵痛,但青年汽车的阵痛却似乎特别长,几有成为“烂疮”之势。

  青年曾经有过高光时刻,但却同样不是什么光彩事儿。在2011年青年汽车作为陪衬也曾入选过盖世汽车网整理的年度十大爆冷事件,在华泰汽车与萨博上演十天时间“闪婚闪离”车市离奇事件后,青年汽车有一股脑的绑上了萨博这个“没落贵族”,而这也成为拖垮青年的最后一棵稻草。

  事明,华泰在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是做的“尽职调查”是极不充分的,而青年汽车比之还要过分,所以其损失也更加巨大。

  2011年,伴随着汽车界的“三姓家奴”、濒临破产的荷兰世爵汽车旗下萨博汽车的中国寻金,几家中国企业着实为全球汽车产业新闻提供了充足的话题,成为焦点的背后也充分出了中国车企在参与海外竞购是的盲目、冲动与,作为萨博闹剧的全程参与者,青年汽车先后向萨博与世爵的投资已经超过1.1亿欧元,而其得到的是什么?一个几乎被通用汽车和北汽掏空了主要技术的凤凰平台,而且对其享有的也只是部分使用权。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其在此次收购案中扮演的角色充其量就是一个所谓的多金苦主。

  之所以青年汽车只是一个所谓的多金苦主是因为现实中的青年汽车并非一个资金充足可以随意挥霍的企业,实际上它面临着严重的资金链短缺。“庞青年的成功还是靠尼奥普兰的技术。”一位汽车界资深分析人士曾表示,“庞青年引进并消化尼奥普兰的技术,最终创造了客车领域的骄人业绩。”庞青年的豪华客车一度占据着全国70%的份额,尼奥普兰之的成功促使庞青年向乘用车发起挑战,想要将客车领域成功的经验复制到乘用车领域,但事明,青年汽车的乘用车业务只是在蚕食其从商用车市场获得的利润。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青年售车64,311辆(数据是否注水有疑问),同比下滑19.1%。而据青年汽车的多位员工透露,他们的工资通常都是一拖好几个月,甚至半年。由此不难看出,2012其出来购买萨博的数亿元投资打了水漂,对其后续发展影响之巨。

  相比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由低到高的成长历程,青年汽车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发展之,期待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并购迅速擢取技术、平台以及品牌底蕴,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步到位的走高端化线。

  不足蛇吞象,从最初的合作工程,提出“三纵三横”12款新车计划到6年合作中仅仅推出三款车型后团队工程师全部撤离;从收购萨博失败到认购世爵股份的“四面楚歌“,青年汽车已经以自己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没有踏踏实实的研发积累想要一蹴而就的投机成功在汽车产业中是行不通的。

  现在,最新消息显示,青年将复产生产新能源汽车,但对于何时推出新车型,在哪一个生产投产,以及现有的员工和经销商如何安置等问题,青年汽车集团始终没有给出明确回复。而且,新能源车对于青年而言是不是一个新的“无底洞”也未尝可知,一句,庞青年还是脚踏实地的在客车领域发展为好。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